我们每天的吃东西,难免会出现吃错东西的时候。吃错东西会导致肠胃的不适,会出现排斥作用,造成不停地拉肚子。拉肚子简直就像活受罪,非常痛苦。拉肚子怎么办?拉肚子一定要记得补充水分,避免脱水。治疗拉肚子的方法如下。
拉肚子即腹泻,其常见原因有:拉肚子在大部分人眼里虽算不上什么大病,但它对身体的损害却不可小视。所谓好汉也架不住三泡稀。严重的腹泻可引起脱水和身体电解质紊乱,危及生命也绝不是危言耸听,尤其是老人和儿童。
消化不良、食物中毒、情绪紧张、豆类食品、胰脏疾病、癌症、通便剂、制酸剂、咖啡因、寄生虫、结肠炎、病毒、病菌或其他微生物、喝了不干净的水、吃了变质的食物、食物或化学物质过敏等,均可能引起腹泻。
拉肚子怎么办
步骤/方法
第一点:建议睡前一杯热牛奶有助于改善失眠的状况。
一般治疗在原发病一时难以纠正或暂未查出有明显原发因素者,以下一般措施对多数患者有益。
1纠正不良饮食习惯进食足量食物。多食粗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养成多饮水的习惯。定时口服少量的小麦麸皮(膳食纤维25~30克/d,不适用于肠道有器质性狭窄者)。饮水量应达每日3000ml。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起居要有规律,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也可有助于改善消化道的功能。
第二点:经常吃大鱼大肉,稍有不慎,就容易腹泻。针对腹泻时肠蠕动增快、肠粘膜渗出和/或分泌增加、肠道内菌群失调等特点,止泻药物大致分为肠蠕动抑制剂(如复方苯乙哌啶、易蒙停)、收敛止泻剂(如鞣酸蛋白、次碳酸铋)、粘膜保护剂(如思密达)、微生态制刘(如培菲康、整肠生)等几种类型,此外,活性炭等吸附剂可吸附毒素、减轻对肠道粘膜的刺激,因而也有止泻作用。治疗腹泻,最重要的是对症下药。
腹泻有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之分,感染性腹泻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如菌痢、细菌性食物中毒、病毒性肠炎等;非感染性腹泻常见于受凉、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及甲亢、糖尿病、尿毒症等全身性疾病。感染性腹泻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体现,借此可排泄掉一部分毒素,对人体有益,如果盲目止泻,对病情转归反而不利。
原则上讲,止泻药只适用于非感染性腹泻,而感染性腹泻一般不用,尤其是在急性期,炎症及中毒症状(如高烧)较明显、脓血便较多时,应视为止泻剂的绝对禁忌;到了恢复期,病情明显好转,大便不带脓血,仅是水分较多时,也可短时服用止泻剂。
拉肚子怎么办
其次要注意病机不同,用药有别。如果是肠蠕动增快所致,如甲亢、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等,应首选肠蠕动抑制剂,以延长肠内容物滞留时间,利于水分吸收而止泻,如果是由肠粘膜分泌增加引起的腹泻,如霍乱、细菌性食物中毒等,可以选择收敛剂和吸附剂,通过抑制肠粘膜分泌及吸附有害毒素起到止泻作用。如果是由于粘膜炎症及溃疡导致渗出增加引起的腹泻,可选择粘膜保护剂,以保护粘膜,清除细菌、病毒及毒素。
因肠道内菌群引起的婴幼儿腹泻及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应该首选微生态制剂,通过补充肠道益生菌,恢复肠道内微生态平衡,起到调整胃肠道功能及止泻之功效。有些腹泻并非单一因素所致,则宜酌情联合用药。
第三点:止泻只是一种对症治疗,病因治疗才是根本。因此,止泻补液的同时,切勿忽视对原发病的治疗。如果是感染性腹泻,应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如果是消化不良所致,应从调理饮食入手;如果是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可选择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及镇静剂等等。止泻剂服用过量,可引起腹胀.便秘.假性肠梗阻。感染性腹泻服用止泻剂,可掩盖病情,影响医生诊断。
菌痢病人服用止泻剂常影响肠道对细菌及毒素的排泄,使毒血症状加重,病程延长。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用止泻剂,可诱发中毒性巨结肠及肠穿孔。此外,复方苯乙哌啶.可待因等含有麻醉成分,长期服用可以成瘾,故须慎用。
注意事项
腹泻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很多疾病的一个共同表现,它同时可伴有呕吐、发热、腹痛、腹胀、黏液便、血便等症状。伴有发热、腹痛、呕吐等常提示急性感染;伴大便带血、贫血、消瘦等需警惕肠癌;伴腹胀、食欲差等需警惕肝癌;伴水样便则需警惕霍乱弧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