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题材剧为何走向式微?
农村电视剧
近些年,农村剧的声势大不如前,收视率也遭遇了古装剧和都市剧的无情碾压。近十年平均收视率破2的国产剧中,农村剧只有《乡村爱情》系列上榜,古装剧有5部,都市剧则多达6部。收视压力之下,就连长寿剧《乡村爱情9》也放弃了电视收视率,改在视频网站上播出。
实际上,近几年的农村剧中不乏优质作品。改编自经典小说的《红高粱》、《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都收获了不俗的口碑。然而,这几部电视剧的收视率都不及预期,难以再现《篱笆、女人和狗》或《刘老根》时期的播出胜景,话题度和影响力也不复当年。这是为什么呢?
1、农村剧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上世纪80年代,以《篱笆、女人和狗》为代表的农村剧,赢得了无数观众的青睐。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时的观众要么是农村出身,要么是有过“上山下乡”的经历。农村剧中对乡村生活的展示,对农村儿女精神世界和命运起伏的书写,都能引发他们的共鸣。
如今,观剧的主力人群不再是中老年人,而变成了年轻人。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难以从农村剧中找到共鸣。他们要么在城市长大,要么毕业后留在了城市。农村剧中所展现的乡村风貌,村口巷尾的家长里短,已经离他们越来越遥远。反而是都市剧中展现的高房价、高物价,恋爱结婚养娃过程中的各种波折,更能戳中他们的痛点。
三生三世
即使不看都市剧,还有古装传奇剧和玄幻剧为他们“造梦”,让他们可以暂时逃离现实生活的压力,在虚幻的时空中寻求快乐与慰藉。近几年,《芈月传》、《武媚娘传奇》、《锦绣未央》、《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剧的爆红,实际上都是因为把握住了年轻观众的心理。
说到底,观众群体的变化,意味着电视剧市场需求的变化。在当今的时代,多数年轻观众更希望看到大IP改编,高颜值演员,精致的服道化,而不是农村剧中土里土气的演员,难以引发共鸣的故事。市场需求变了,而农村剧目前难以满足观众需求,自然受到了冷遇。
2、农村剧自身存在不少问题
除了市场需求的变化,近几年的农村题材电视剧本身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不少农村剧的创作已经落后于时代,剧本内容陈旧,拍摄手法稍显老套,仍然用过时的眼光来看待和描写当今的农村和农民,存在庸俗化、浅薄化的倾向。
以《乡村爱情》系列为例。这部长寿剧已经播出了九季,剧情却似乎永远围绕着三件事打转——谁当村主任、有没有第三者、生不生孩子。正因为回避了现实生活中农民面临的困境,《乡村爱情》系列总给人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有网友总结说,《乡村爱情》系列应该叫做“唠嗑剧”,讲的都是都是些家长里短。
近些年,虽然有一些农村剧涉及到了城市化转型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留守儿童、养老保障等问题,如《清凌凌的水 蓝莹莹的天》关注了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圣水湖畔》关注的是土地开发中保护耕地的问题。但这些电视剧中对农村问题的呈现止于表面,很少剖析农民思想观念转变,或切实探讨农村问题解决之道。
除了庸俗化、浅薄化的问题,当前的农村剧还存在着严重的小品化倾向。尤其是《乡村爱情》系列,用小品化的表演形式,夸大了主要角色身体和思想上的缺陷,有的角色在剧中的形象和“小丑”无异。这样的表演形式虽然能让观众发笑,却难以引发观众对于农民、农村问题的思考。
农村人形象
3、主演的收视号召力不足
在这个崇尚颜值的时代,一部电视剧如果有了高颜值偶像的加盟,就不愁没有收视率。正在播出的《择天记》、《龙珠传奇之无间道》、《思美人》等剧,一经开播就引来了不少吐槽。然而,这几部电视剧的主演都是高颜值偶像,有一定的粉丝基础。即使剧中有一些槽点,也能保证收视率和流量。
相较之下,农村剧中一般没有这些流量担当,新生代演员很少有人愿意出演农村戏。正因为如此,农村剧中常见的演员,都是赵本山、潘长江、林永健这些没有偶像包袱的演员。正在播出的《白鹿原》中,虽然集结了张嘉译、何冰、秦海璐等一批老戏骨,能够带来收视和流量的年轻演员却寥寥无几,因此在收视率方面也会稍显落后。
4、传统作家遭冷遇 网络作家受追捧
白鹿原
如果说不少农村剧不受欢迎,应该归罪于剧本的庸俗化、浅薄化。那么,改编自经典小说的《红高粱》、《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为何收视率也不及预期呢?文创资讯认为,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没落,跟中国作家群体的更迭也脱不开关系。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深度阅读日渐式微,碎片化阅读成为主流。相较于文学名著,网络小说更适合进行碎片化阅读。正因为如此,传统作家遭遇了冷遇,网络作家反而收获了更多的读者。
由于多数传统作家有农村生活经验,他们更加擅长写作农村题材的小说。远有鲁迅、沈从文、赵树理,近有莫言、贾平凹、陈忠实、阎连科,都曾创作出经典的乡土小说。《红高粱》、《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剧,都改编自这些传统作家的作品。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互联网的兴起,地域区别早已打破。新生代网络作家即使在乡村生活过,和老一辈的乡村生活经验也相差甚远。他们对乡村状况的了解不充分,也不热衷于写作乡村故事。对他们来说,玄幻、仙侠、青春题材更具诱惑力,更容易受到读者追捧。随着乡土小说的式微,农村剧缺乏好的剧本,加速了农村剧的没落。
娱乐至死的时代 农村剧还有市场吗?
鹿晗
为了争取更多的年轻观众,如今的电视荧屏上不是神仙鬼怪乱飞,就是俊男美女谈恋爱,农村剧越来越被边缘化。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内地只拍摄了15部农村剧。如果没有《乡村爱情》系列的持续火爆,以及《白鹿原》的停播风云,恐怕观众早已忘记了这个剧种。
这不得不让人感到疑问——在这个拒绝严肃,拒绝深刻,被称为“娱乐至死”的时代,农村题材电视剧还有市场吗?
答案是肯定的。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居住在农村的人口约有6亿人。生活在乡村的六亿农民,以及关心农村的都市人,仍是农村剧的潜在受众。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出现了哪些新气象,遇到了哪些新问题,仍然牵动着他们的心。
另一方面,优质的农村剧也可以弥补电视剧市场现实题材的空缺。如今的国产剧中,明星越来越多,服道化越来越精致,故事却越讲越空洞,越来越不食人间烟火。前段时间,《人民的名义》的爆红,恰恰证明中国观众爱看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只是苦于电视荧屏上没有好看的现实题材剧。
此前播出的《平凡的世界》、《老农民》这类优质的农村剧,不但深入挖掘了农村的历史文化积淀,也展现中国农民的真实生活状态,既有人性的深度,也有思想的厚度,个中的意蕴值得观众耐心咀嚼。这类现实题材的作品,正是如今电视荧屏上稀缺的类型,仍然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农村题材呼唤更多“良心剧”
白鹿原
既然农村题材电视剧仍然存在潜在的市场需求,怎样的农村剧才能算是“良心剧”?当下的农村剧,又该如何进行“更新升级”呢?
首先,优质的农村剧应当具有思想厚度。当下大部分农村题材电视剧,不是谈情说爱、滑稽逗乐的轻喜剧,就是表现天灾人祸的“苦情戏”,要么就是宣传教育意味浓重的“样板戏”。在这些电视剧中,农村变得肤浅化,农民形象也过于单一,缺乏了应有的思想厚度,很难成为经典之作。
一部优质的农村剧,要么能够展现中国乡村在历史洪流中的变迁,如《白鹿原》、《平凡的世界》。要么能够展示农村的真实现状,直面农村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如《马向阳下乡记》、《我的土地我的家》。这些良心剧都能直面历史和现实,能够引发观众的思考。
其次,优质的农村剧应当塑造鲜活生动的农民形象。当下的农村剧中,很多的农民形象都是脸谱化的,要么集中国传统美德于一身,显得不接地气。要么又过分愚昧恶毒,变成了剧中的“跳梁小丑”。只有跳出脸谱化,塑造鲜活生动、性格饱满的农民形象,才能称得上是一部优秀的农村剧。
比如《希望的田野上》中乡镇党委书记徐大地,虽然脾气不大好,偶尔还耍点小“诡计”,在他身上同样能看到为公为民、吃苦耐劳的品质。《白鹿原》中的白嘉轩,一向为人正直、待人厚道,但也曾忽悠鹿子霖换地,为了挣钱而种大烟。这些人物形象,都展现了农民形象的复杂性,更容易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第三,农村剧可以向话题剧学习营销技巧。当下的不少农村剧,如《平凡的世界》、《白鹿原》,虽然本身的品质过硬,剧集的关注度却不高,收视率也一直没有起色。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宣传手段不够给力。
反观话题剧《欢乐颂》,第一季开播时,剧组曾以“处女座细节控”为话题,通过天涯发帖、开微博的方式,将剧中的人物、情节进行还原,然后通过公众号的转发炒热话题度。《乡村爱情》系列中的刘能、赵四、谢飞机被网友做成了表情包和恶搞视频,同样炒热了该剧的话题度。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农村剧也可以学习借鉴这些营销技巧。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农耕历史的国家,可以说中国的文化之根在农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村落可能会离我们远去。通过影视剧留住乡土味道,留住民俗风情,留住几代农民的背影,也是在守护我们的文化根脉。无论是从市场需求还是社会担当考虑,国内影视剧创作者都不该遗忘农村剧,而是应当让农村剧重新焕发活力,留住传承千年的乡韵与乡愁。
白鹿原收视率低这不代表这不是一部好剧,仍然有许多网友喜欢这部剧,有个湄湄网友称:“白鹿原的剧情、人物表现形式、演技、还有操着一口浓重的陕西腔的那种滑稽的感觉。”好作品是不会被遗忘的,白鹿原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它像一卷胶带一样,还原了某些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