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为了让我娶个媳妇,压力很大,我有时觉得特别亏欠他们。”小阳坦言,“昂贵”的彩礼让他们压得喘不过气。与小阳同村的小伟,今年22岁,经媒人介绍,今年年初认识了隔壁乡镇的一个女孩,年底谈到结婚事宜,女方的彩礼要到10万元,这和六七年前的一两万元彩礼比起来涨了好几倍。
如今,一到农村与群众聊起结婚成本、彩礼一事,大多数人都表示无奈,彩礼水涨船高,和原来比翻了许多倍。对于这种现状,除了攒钱、借钱、贷款,没有什么办法。
“我是1987年结的婚。那时候安阳这里对彩礼并没有什么硬性的要求。”在事业单位上班的“60”后王先生回忆,当时家庭条件不太好,他结婚时,父母就给了1000元左右,他也没给媳妇准备戒指。“我媳妇现在手上戴的这枚金戒指,还是我们结婚多年后才买的。”王先生说。
结婚花掉20年收入
“70”后张先生是地道的安阳人。2002年他和爱人结婚时,盖新房、购置家电等一共花了三万多元。对于如今的彩礼,张先生直言:“有些病态。”
“不久前单位有个小伙子结婚了,我才知道现在的彩礼‘行情’:‘一动不动’加‘万紫千红一片绿’。有些地方结婚彩礼还流行‘三斤三两’。”张先生补充说,“一动”是指汽车,“不动”是指房子;“三斤三两”就是百元人民币称三斤,大概十一二万元;“万紫千红一片绿”,即一万张面值五元(紫色)的钞票,一千张面值100元的大红票子,加上一堆面值50元(绿色)的钞票,全下来最少也得十几万元。
粗略一算,如此说来,即便在当地买一套房子和一辆普通轿车,算上婚礼的花销,没有六七十万元也是没办法把媳妇娶进门的。“这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买套房子就得榨干全家人的积蓄,更别提再买车、给礼金、办婚宴了。”张先生说。
在采访中,不少人感叹,这彩礼过了几十年,从改革开放后的“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到如今的百元大钞“称斤论两”,房子汽车齐上阵,“实在是变了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