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晚,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新建二村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9人死亡,8人受伤。火灾发生后,北京市立即部署为期40天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北京市安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一周的排查数据看,各区共排查出25395处隐患,最多的一个区摸排出近4000处。专项行动不是在驱赶“低端人口”,这是不负责任、毫无根据的,没有“低端人口”一说。这次专项行动的目的就是为了人民生命的安全(11月26日新华社)。
火灾猛于虎,一场大火夺去19条生命,再次敲响了城市安全的警钟。以此为契机,北京全城绷紧安全这条弦,一周即排查出多达25395处隐患,令人触目惊心。安全隐患或藏于早已明令禁止的群租房,或藏于违法乱搭的临时建筑,或藏于缺失防火设施的工厂房,每一处都直指有法不依、执法薄弱区域,如此持续即是无视群众安全产生威胁,所以当即来一场防患于未然的专项行动很必要、很及时。笔者认为,针对这次专项行动,对其中的焦点问题有必要引起重视,确保行动取得既定的效果。
从首个周的行动效果看,排查出2万多处严重安全隐患,需要高度重视:不仅要尽快排除隐患,还应对暴露出的日常安全监管薄弱点进行总结和反思,建章立制,责任明确到位,确保在日常中坚守好安全红线。
同时有必要关注:“整治”不能忽视后续“安置”。“整治”为了群众安危,而行动本身若是误伤了群众利益,势必会给行动目标的实现制造出新的障碍。所以,在整治火灾隐患“稳准狠”的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妥善安置群众,确保相关群众都能温暖过冬。
另外,也要清醒地看到,城市安全治理是一项长期任务,没有一劳永逸的行动,也没有持久有效的“药方”。需要与时俱进,根据变换的治理情形采取不断更新的治理措施。40天的专项行动快速有效、直指要害,应对阶段性难题效果突出,同时还要避免运动式治理的弊端,治标更要治本,只有花更多力气,加强日常监管,才能给予城市更长久的安全感。
此外,不少民众对此次专项行动中“低端产业就业人口”的误读,也提醒了决策和执行部门,城市发展讲求“在量上做减法、在质上做加法”无可厚非,其中对城市治理的“算法公式”需要及时向公众做政策解读,阐释其科学性、可行性及其中的公共利益,以获得公众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支持,消除执行中不必要的障碍,避免激进执法给群众生活带来粗暴变化。
一个城市当中,无论是高端产业,还是低端产业,根据规划目标,要调整起来都与众多个体生活和权益息息相关,因此决定期间务必充分考量合法性、合理性,衡量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关系,贯彻好行政比例原则。毕竟从短期看,安置搬迁群众需要明确方案,而从长期看,我们的城市将走向何方,也需要凝聚更多共识。
原标题:大排查要推进还要避免误伤群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