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所以产生出的想法也是不一样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很多都是因为意见不同或者价值观不同所导致的,我们可能当下不能快速理解别人的想法和立场,但是我们应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吸收更多的看法,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提升。有很多的烦恼其实是因为我们的视野太小,能看到更远的风景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了。
刚刚心理学课上,老师讲到一个案例说,如果你的朋友约别人出去玩而没有约你,你就会觉得不开心,觉得她们应该约你一起去玩才是对的。
其实在这其中,你已经犯了一个错误了。你已经在用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别人,并认为这样才是对的。而一旦这样的想法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那么便会造成自身认知和人格的缺失。
好像突然就明白了。这样的我们,正在犯着一个不易被自己察觉的错误,而且还自以为自己是对的。
而我之所以突然从玩手机的状态下猛地抬起头听老师讲课,是因为前几天的我正为同样的事情而烦恼着。事情如出一辙到我都差点觉得,那个向老师咨询的人是我。
就在前几天,听我一个舍友找另一个舍友说,以后可以两个人一起去香港。然后便开始了一通讨论吃,讨论住宿,讨论美景的大战。而宿舍四个人,她完全没有把我们另外的两个也算进去,甚至连象征性地问一下的意思也没有。
旁边听她们高谈阔论做计划的我,顿时就觉得心里很不舒服,好像刻意被排挤出去的那种感觉。就觉得是不是应该要问一下我们要不要一起去。觉得她们根本就没有把同为舍友的我们也安排进她们的未来计划里,她们将来的人生轨迹里。为此而有点愤愤难平。
想着作为舍友,我们应该都是被同等对待的。想着她们没有按照我内心的想法去对待我,那就是她们错了。想着如果她们待我,不像我对待她们那般好,那就是她们不对。
这样想着,内心自然而然地放大了那些我所认为的她们的错误,也把和她们的之间的亲密界限划得更开了一点点。
而当时的我只会跟朋友抱怨这些。当时我的感悟是,别人去过的地方,做过的事情,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本去做,而那个时候的我们,已经强大到一个人也可以去完成了。
当然我知道,这样的感悟也是生活经历给我的一份恩赐,而且我也很庆幸我能对生活有着不同于人的感触和感知。
但是当听到心理老师的心理分析的时候,我意识到,万事万物的存在并不一定只有一个固定的说法和解释。可能很多当下的我认为的再正确不过的认知和感悟,只是站在那个角度的我看问题的时候得出的结论。当站在另一个维度去思考的时候便会有不一样的解读,而并不能因此来以偏概全。
就像现在,我也有了对这件事情的另一理解。
更重要的,我发现,我似乎习惯性地用自己的观念,想法和标准,去要求身边的人而不自知。
每个人都是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去做某件事情和不做某件事情的权利。她们讨论她们的旅行,讨论她们的未来,那是她们的自由和权利。她们想要告诉我或者不告诉我,也是她们的自由和权利。我不能狭隘到以此来衡量和判断她们是对是错。我只能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看出两人之间关系的亲近程度罢了。
而太过于在意这件事情,也许是因为她们对待我,并没有达到我的期望,如此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落差,导致了我的不开心罢了。
可是就像前面说的,我已经越来越懂得,你对别人好,不一定别人也会对你同样好,你为别人付出很多,不一定别人也会为你付出的道理了。你对别人好,是出于你自己的意愿,而别人接不接受,或者接受了会不会像你待她那样待你,那就无法预知也无法强求了。
而我们,只要看清楚这一点,便会在下次付出的时候不再期待着他人的回报,而是做好心理准备,也许做那么多只是一场空呢。那样当结果不符合我们的预期的时候,便也没有那么难过吧。因为,我早已经预料到了啊。
说到底,还是内心不够强大吧。
好像没有伴就无法远行,没有回馈就不想付出一样。可是,事情哪能总按我们的期待和愿望发展呢?
而你知道的,能够陪你一路走到底的人实在少之又少,所以就不要对身边的也许只是相聚一段时间的匆匆过客太高要求了呢。
毕竟,这一路,需要你一个人走的时间实在是太多了呢。而也要知道,每个人没有义务和责任为你做点什么。一点都没有。
他人的想法和做法不同于你的时候,也别急着去证明自己是对的。多一点宽容和理解,也许你会收获更多呢。
知道这些的时候,便不再对生活中那些杂七杂八的琐事而耿耿于怀了。
终有一天,我们一个人也可以走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