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来源微信公众号:
心之助(微信:xinzhizhunvxing) 文丨卢悦([email protected])负担
心悦君:
认同个人价值,尊重多种选择,不以旧有观念去捆绑家庭中的每个人,才能够真正停止冲突和分裂,真正实现互相尊重,互尽责任,互不捆绑。
《奇葩说》里,马薇薇有个广为人知的论述:
在亲子关系中,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正确与错误之间做选择,而是在两个错误的选择之间做选择。我们只能选一个承担得起的错误。
紧密共生,仍然是父母的第一选项。他们会有“分离是种罪恶,孩子不跟我在一起亲密生活,就是与我有嫌隙,就是没了爱、孝和良知”的想法。
一方面,我们的传统文化认同这种融合,那就是养儿防老,共生无罪;
另一方面,我们过的是现代生活,受全球化、现代化的观念影响,会重新评判和调整我们的价值体系和行事法则。
01
理想的亲子关系:互相尊重,互尽责任,互不捆绑
过去以家族为中心的时代,跟父母过,融合在一起,不分你我,这没有问题。因为有一个支撑你赡养父母、子女的中间体系。同时养老也有相应的好处,在古代,孝子还能举孝廉。但现在两个孩子要负责四个老人,少有中间体系来协助,传统观念给予的压力又大,就非常困难了。
家庭生活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如养老、育儿、婚姻,缺乏外界力量介入协助,而父母在情感上也很难接受这种介入。
西方是典型的陌生人社会,而中国在亲子关系中展现的更多是熟人社会。过去中国的社会责任靠家族、家庭去组织,但今天在物质上、现实中又不免遭遇陌生人社会的法则。
如果按熟人社会、亲子融合的法则来养老,我们其实缺乏支持系统和观念基础,只能选择完全地养护;如果想过陌生人社会的生活,又会被指控:你不孝;你为什么对孩子这么不上心。所以,出现了“自己养老还是社会养老”的选择尴尬,哪都是错,哪都说不通。
管教
中国的亲子文化里盛行反哺文化,父母的观念通常是“我老了,就该你来养着我”,但是这个文化预期现在没有任何实际支撑。所以冲突、分裂和选择困难,在这一代的亲子关系中是不可避免的。
未来80后、90后成为社会中坚,会慢慢革新观念,中国才有希望进入真正意义的现代社会。认同个人价值,尊重多种选择,不以旧有观念去捆绑家庭中的每个人,才能够真正停止冲突和分裂,真正实现互相尊重,互尽责任,互不捆绑。
02
学会在精神上减压,做有限责任公司
很多父母因为种种原因,缺少人性化的教养方式——因为他们自己当年就是这么被对待的,很难有更高级的情商和方法跟孩子交流。孩子长大后会发现,父母教给自己的那一套,根本没有办法应对当下的生活。
父辈遭遇过战争和困苦,最重要的事情是生存,于是过度功利化。我们的观念断代太厉害了,其实每隔十年甚至更短的时间,整体观念就得升级。
比如改革开放前后、网络时代前后的观念,就完全不一样。用没有更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去教孩子,孩子以后会处处吃亏。我们现在的思想武器是落后的,但生活要求、情感需求显著增加,生活成本也变高,似乎拥有富足的生活才是幸福的、周全的,这种生活方式才是值得过的。
像《白鹿原》中所描述的,过去是族长管着你的婚姻和生活;后来则是单位管着。现在谁管你的生活?谁来保证?没有社会支持和精神支持系统,父母不知道怎么对待孩子,孩子不知道怎么对待父母。
入侵
将来我们势必发展养老院体系,这是社会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没有办法恢复宗法制度,也没有办法回到熟人社会、把大城市变回集市,没有办法倒退,只能往前走。
往前走,就必须更新思想武器,学会在精神上减压,做有限责任公司,而不做无限责任公司。
在观念转变的过程中,会出现“道德绑架”的说法,道德绑架其实是一种剥削,如果不存在社会支持系统,那父母这些超过子女能力的要求,我认为就是道德绑架。
我觉得现在的孩子需要分清责任的界限,做你能做的、愿意做的,做你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如果你老是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其实是最大的不孝,因为你做的事是违心的。
03
改变亲子关系,从改变父母的态度开始
由于历史原因和父辈的成长环境,父母的观念当然难改,不可能突然变成80后、90后的思维方式。他们的想法虽然和我们不同,但他们的情绪是可以调整的。如果通过交流能让他们改变态度,就足够了。君子和而不同嘛。
父母需要慢慢接受新的观念。必须让他们知道,我们没有办法担负全部,只能做有限的事情,双方的付出应该都不是无限的。
人生不可避免地要有一次哀悼或葬礼,并不是指死亡那一次,而是自我认识过程的一次“壮士断腕”。所谓中年危机,其实是一次典型的自我认知革命,你会觉得“原来坚持的信念其实根本达不成”。此时我们应该埋葬过去的幻想,埋葬过去的自己。
如果不能完成自我认识的过程,就会变成永远推着石头往山顶走,又不断掉下来的西西弗斯,一生都耗在不可能的任务上。你会觉得非常痛苦(当然这种痛苦也可能向有利的方向转化),至于值不值、熬不熬,你得学会自己选,承担自己能承担的责任。
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这种自我认同和改变,所以才会不断上演亲子间的揪心剧情,总是互相夸大对方的能量,同时互相夸大自己的痛苦。因为你不肯放弃,总是幻想“如果这么做,也许父母就能改变”,或者“如果父母这么做,也许我就能不一样”,但在现实中并不能实现。
那我们为什么逼着父母去改变呢?我们应该改变自己的观念,完成自我成长,尝试与能够真正了解我们的人产生连接,同时努力改变亲子关系——从改变父母的态度开始。
残酷
有一个案例:一个中学生,被母亲带来做咨询。心理专家觉得孩子很正常,但母亲坚持认为孩子有问题,说他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懒惰,给他吃很多精神方面的药物。隔了很久后母子俩再来,孩子已经有些呆傻了——原来母亲让孩子做了脑部手术,切掉连接左脑和右脑的胼胝体。
这个母亲残酷地入侵了孩子的世界,用她的执念毁掉了孩子的一生。这个案例展现出一种恶性共生的状态:父母没有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而是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带着“孩子哪里不够好,就把他修理到让我满意为止”的观念,把孩子物化了。
这个孩子将一生都无法走出父母的影响,即便他正常长大,依然会保持着一种跟父母强烈连接的状态,没办法接受新的生活,或者让新的人跟他产生连接。
这种共生现象,每个家庭都会有,不同的是级别和程度。很多父母太难跟孩子分开了,这跟他们的人生经历、时代背景有关,他们想跟孩子有很深的连接。其实父母最终要做的,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04
新一代养育法则:没有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
好的父母,会跟小孩子说很多话,即便孩子听不懂。重点不是说话,而是那种“再小的孩子都是独立的人,不是物品”的观念。
心理学上对好父母的定义,可以概括成一句话:没有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和父母沟通也是一样。无论对上对下,都要做到这种“温柔的强”。
什么叫“不含诱惑的深情”?
爸爸带孩子去商场,孩子喜欢一个汽车模型,但爸爸觉得这模型太low,他希望给孩子买更贵的变形金刚玩具。小孩不喜欢,于是爸爸批评孩子:“怎么喜欢这么差的东西,没品位!”
爸爸到底是给自己买玩具,还是给孩子买?孩子有异议,爸爸就说“听爸爸的,准没错”,这实际上是带了诱惑的深情,本质是“我对孩子好,并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自己”。
什么叫“没有敌意的坚决”?
比如孩子就是要买这个玩具,不给买就撒泼打滚。这时爸爸突然失控,把孩子暴打一顿,那就是带着敌意的坚决。孩子闹、折腾,应该管教。但父亲管教时有了额外的愤怒,就带了很大的敌意。
孩子在三岁后会尝试做破坏规则的事,以确定自己的边界。好的父母面对这种情况时会保持心态平稳。过于退让或激进,都不利于教养。
压力
看父母好不好,就看孩子摔倒的时候父母如何对待。孩子摔倒了,父母立刻失魂落魄,觉得孩子好像缺胳膊少腿了,实际上只是蹭破一层皮。这是过度诱惑的深情。父母的态度会令孩子失去现实感,他本来没觉得摔跤有多可怕,但爸妈一着急,他觉得害怕。
另一种则是骂孩子:“你怎么这么笨?比你小的孩子都不会摔成这样,真丢人!”孩子本来觉得没什么,但父母这么一说就觉得羞耻。这是带着敌意的坚决。
好的方式是什么?孩子摔倒了,首先将他扶起来,问怎么样、哪儿疼,先哄哄。等他冷静下来,再问他“刚才是怎么摔的”。
孩子回答说“我一边回头看你,一边跑,就摔了”。那下一次怎么做?“下一次我看你的时候就不跑,跑的时候就不回头。”父母赞扬一句“说得真好”,这叫循循善诱。
在面对亲子关系时,我们最好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先处理情绪,这是使用母性功能,当你对的时候,给你接纳;再说事儿,使用父性功能,就是帮你去认识,吃一堑长一智,学会如何跟世界相处。
这两种功能如果能整合运用,有先后次序,培养出来的孩子就不会太极端。
05
最好的亲子关系,是你可以成为独立的个体
现在比较极端的孩子,要么过度早熟,要么过度晚熟。前一类孩子过度依赖自己,放弃了亲子依恋关系;后一类孩子则是过度放弃了自己,依赖亲子依恋关系。
人需要两种能力,一种是依赖自己,一种是依赖别人。这两者最好是平衡的。但如果在早期的养育环境中父母做得不够,那么孩子就容易偏向其中一种。
过度发展自我,可能成为学霸,可能成为事业的成功者,但是一到亲密关系中就变得情商很低,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脆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一旦人生遇上了过不去的坎,就容易垮掉。
在亲密关系中不知道展现自己的脆弱,永远要求别人哄着他,这样的人,在亲密关系中会一败涂地。很多人在婚姻中逞强,就是因为不敢暴露自己的弱点。
还有一种早熟,有点《欢乐颂》中樊胜美的感觉,拼命赚钱是为了给父母输血。往往不太为父母喜欢的孩子,长大了后跟父母走得近;而被父母宠溺的孩子,反而离父母远。
这是一种补偿心态:小时候你们不爱我,那我要努力争取让你们爱上我。这种早熟孩子可能会有这种心结:“我付出这么多,你才喜欢我;我的兄弟/姐妹不需要做这么多,你也很担心他。我要是不做,是不是你就不喜欢我了?”所以他们一边不得不为父母做更多、不断当背锅侠,一边又觉得自己很委屈。
另外一种过度晚熟的,就是过度不相信自己,不能够表现自己真实的想法,被父母过度干涉,人生被左右。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听父母的话;一种是什么事都怨父母,自己的人生过得不好,就是因为天天跟父母吵架。
这两种形式的结果都一样,就是跟父母纠缠在一起。最后变成了在原生家庭里靠父母,进入婚姻后靠老公,老公跟自己不好了就靠孩子,永远都不相信靠自己的本事能赢得一片天空。
父母
一个是过度相信自己,一个是过度不相信自己;一个是过度依赖环境,一个是过度藐视环境。这种极端化的发展方向,以牺牲其中一种功能为前提。从心理学上说,他们没有完成“分离个体化”过程。
所谓分离个体化,就是跟父母在思想、情感、心理上剥离,形成自己的世界观,而不是跟父母的情绪、想法纠缠在一起。
唯有成为独立的个体,独立思考并负起责任,才有可能让亲子关系进入新的、更好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