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景洪的天气,像个婴儿一般,上午晴朗,下午飘来一阵小雨。对于勐腊县勐仑镇曼俄村的村民岩龙(化名)来说,整个人在家都快要被憋发霉了,他的心情非常糟糕。因为相关部门叫停了村子里的捕萤行为。
曼俄村村头
曼俄村全景
4-6月萤火虫最多 一人一次可抓上千只
曼俄村距离景洪市60多公里,村里的民房建筑特色鲜明,敞开的一楼用于停车和堆放杂物,二楼则是村民日常生活起居之所。这里多数人家都有小轿车和摩托车。对于捕捉和收购萤火虫一事,村头的村民都不愿多说。令人注意的是,他们的墙边都放置有一个带杆的白色网罩。
岩松展示用于抓捕萤火虫的工具
一名正准备外出的老人岩松(化名)说,这个季节的萤火虫比较少,很难捉,已经从原来6毛钱一只涨到一元一只。他在二楼的家中向云南网展示了用于抓捕萤火虫的工具,和此前路边得两户人家的外形一致。在外人看来,这个白色的网罩似乎就是用于捕鱼或者给小孩子捕捉蝴蝶,只不过网中央还单独设置了一层,最底部套在已被拧下瓶盖的半截塑料瓶子上。老人的汉语不太好,他径直将云南网带到了岩龙家,他们是叔侄关系。
岩龙身体结实,皮肤黝黑且手臂上有纹身,正赤着双脚和老婆一起忙活家务。在他家院内的一个角落里,同样放置有一个杆长两米左右的白色网罩,对比之前其他家的,这个网罩要更大。
岩龙家捕捉萤火虫的网比别家的更大
他告诉云南网,村子周边萤火虫最多时主要集中在4至6月。趁着夜幕降临的时候出去,晚上10点回来,一个人能捕捉到上千只。就连房屋周边的草丛中也是一片星光点点,有时还会直接飞到屋子里来,“我和老婆出去,就能带回来2千只。7月的萤火虫飞得太高,去一次就只能抓到60只左右。”据他介绍,市场上供大于求时,每只萤火虫的价格保持在6毛到8毛之间,7月份则涨到了一块钱,随着雨季的到来,萤火虫的数量明显在减少,但这种昆虫一年四季都会有。
村里随处可见村民家中挂着用于抓萤火虫的白网
“全村总动员”捕捉萤火虫 有“虫头”年收入上百万
岩龙从去年开始捕捉萤火虫来卖,有人会开着车来他预定和收购。当对方所需量大的时候,他就发动村里男女老少一起去抓。该村的一名村民向云南网证实,岩龙的确有此号召力。
被村民遗忘在白网中已干瘪的萤火虫
据濒危物种基金成员、萤火虫生态线联合发起人岳桦的调查分析,岩龙很可能就是曼俄村4名“虫头”之一。“部分地方的‘虫头’年收入能上百万,而他们通常是年轻人,懂点网络就能开网店。”一般由丈夫在外接生意、办活动、找虫源。妻子就在家运营网店、安排亲戚帮忙收虫,安排村民捕虫等。办活动都是赚取策划费,也有和场地出租方(公园、景区、房地产)合作,门票分红。江西赣州宁都的虫头也会到云南、海南、广西收虫。云南有几个大“虫头”都是湖南、江西过去的人。
据武汉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的《中国萤火虫活体买卖调查报告》显示,云南西双版纳上榜2016年野外萤火虫捕捉的四大集中地之一。与2014年和2015年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而“云南数字乡村”政府网站公开资料显示,曼俄村隶属于勐仑镇城子行政村,属于坝区。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753元,收入来源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全村人口不到一千,100%都是农业人口。
一户人家的一楼竟搁有9个捕捉萤火虫的白网罩
“由于我平时事多,只捕过一次。”曼俄村村民岩平(化名)介绍,近年来,大家都尝到了甜头,所以村里的每一户都曾加入到捕捉萤火虫的队伍中,最多的一家有4人参与,老年人是主力军,说“全村总动员”一点都不夸张。
云南网在村中走访时发现,多户人家院内或墙角都放有白网,其中有一户人家的一楼竟搁有9个网罩,尤为显眼。
“说是不能再抓了,会捉光,逮着要罚款。”
“现在不让抓了,不知道为什么。”坐在竹椅上的岩龙深吸了几口手中的香烟。前几日,村里的广播突然通知不允许村民再去捕捉萤火虫和蝴蝶,违者后果自负。这则从天而降的通知让他有几分不适应,其一,贸然再去捕捉被人举报后会被没收;其二,后果自负究竟是要抓人还是罚款都不得而知。就在此时,一名中年男子找到他,两人用傣语在一旁窃窃私语。随后,岩龙透露,这名男子是村里负责收购萤火虫的“前辈”,以前都是此人在做。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村民说,前几日镇上的森林公安、林业站的人来到村里,用喇叭通知了萤火虫的事,“说是不能再抓了,会捉光,逮着要罚款的。”对于这个严厉的说法,岩龙称,只要客人需要,他照样可以上山去抓,具体能抓到多少,还需要等下午天气晴朗,实地考察以后才清楚。
村民家长随处可见用于抓萤火虫的白网
那么,村里是否真的下过此通知呢?云南网在村中并未看见有任何以书面形式张贴的文字内容。然而,在村长家,云南网见到此前来找过岩龙的那名中年男子正在吊床上玩手机,村长本人并不在家。
此外,岩平认为,这次的执行力度较大,因为村民设置在山里小河沟旁边用于捕捉萤火虫的小房子都被拆了,“以前也有说过,但根本就没人执行,最终不了了之。”
野外抓捕蝴蝶的妇女
野外抓捕蝴蝶的妇女
“白色的蝴蝶不要,一块钱一只。”当日中午,云南网在距离曼俄村几公里外的公路边,偶遇了两名正手持白色网罩捕捉蝴蝶的妇女。她们活动在小河边周边,将捕捉到的蝴蝶分别用报纸包起来放进兜里。
当地叫停村民商业捕捉萤火虫行为
7月26日,岳桦给云南网发来两张照片,在一售票窗口处张贴有一张名为“整改报告”的手写通知,文中称因天气原因,原7月1日萤火虫、蝴蝶展已在7月2日停止本次活动,落款日期为7月3日。另一张照片显示,地上是一堆色彩斑斓的蝴蝶尸体。
“这就是志愿者从四川广安首届萤火虫科普展活动现场传回来的照片。”岳桦说,当地7月1日放飞“十万只萤火虫”商展后,运到现场的数百只萤火虫已经全部死亡。尸体被扔进了垃圾桶,与萤火虫一同展出的蝴蝶也遭厄运全部成了“标本”。志愿者在活动现场并未发现任何与科普有关的提示牌或解说员,这场活动是一地产公司为销售其开发的商铺而办的。
云南网注意到,在7月4日,认证为“广安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的微信公号又一次发布了广安萤火虫商展的信息。
7月25日,西双版纳州森林公安局自然保护区分局勐仑派出所张文明所长向云南网证实了岩龙的说法。“收到县森林公安通报过来的舆情后,立即联合了林业部门深入到当地的村寨进行了解调查,确认村民有抓捕萤火虫的行为。”张文明说,目前,他们已在多个管辖区村中加强了法制宣传,发现后会以批评教育的方式提醒村民。
“功夫不负有心人,国内四个著名捕萤点的政府都推动起来保护萤火虫了,多地持续了近十年的捕萤现象被遏制。”岳桦兴高采烈地在自己的朋友圈发布了这条信息,这意味着他和志愿者的付出得到了一个较为理想的回报,但他还是担心这种现象有一天会“反弹”。(云南网记者 熊强 报道)
责任编辑:陈辉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