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城大结局了吗,是的,历经三个多月的漫长播放期,从声势浩大到悄无声息,《幻城》终于要在今晚(10日)式收官了。“终于”二字,于片方也许是整理前车之鉴的信号,于演员也许是不用再宣传角色的松绑,于观众而言也许是好奇与惋惜的混合。
这样一部:郭敬明成名作大IP+冯绍峰、宋茜、马天宇等人气偶像+3.3亿投资狠心做特效的暑期魔幻大作,在开播之初还凭借这些噱头吸引了不少眼球与吐槽,但却走上了“开播即巅峰”的下坡不归路,不仅没有吸引到更多观众带动观剧热潮,连原本因为偶像前来追剧的书迷、粉丝也败兴而归。事到如今它的最大价值,或许就是给这个盲目崇拜IP的市场提供了降温冷水。
大IP不等于影视剧天然素材,违和感不消难成佳作
国内影视剧市场对IP的迷信在近两年达到了顶峰状态,似乎不谈IP就无法创作出一部火爆荧屏的好作品。但是《老九门》、《青云志》、《幻城》三部大IP作品,分别来自南派三叔、萧鼎、郭敬明的知名小说,都请来了最当红的人气偶像出演,都号称投资超高,却全部以失败告终。其中,《幻城》更是改编自在电影市场中风生水起的郭敬明的成名作,大批80后90后都在青春年少时读过这部作品并非常喜爱它所创造出的奇幻世界。然而,当制作方对这样的所谓大IP趋之若鹜时,不知是否真的认真做过调研,它是否适合影视化改编?
2003年,20岁的郭敬明出版了《幻城》,这部想象力宏大的幻想小说成了当时最热门的文学作品,它结合了中式的武侠传统与西式的奇幻元素,用瑰丽的文字打造了这个冰雪王国。但是这个看似相当有市场前景的作品的影视化改编却面临诸多难点,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如何让这个幻想世界真实可信。小说中西结合,还可以靠作者的文笔和读者的脑补消弭违和感,但当这个世界真的出现在观众眼前,中西结合就变成了不中不洋,在观众眼中就是小魔仙与指环王的魔性混搭。
同时吃汉堡和包子长大的小朋友也知道,在中国的武侠剧里能看到包子不能看到汉堡,这叫创作的基本常识。《幻城》试图搭建一个前所未有的奇幻世界,监制冯绍峰也对记者说自己要求剧组绝对不能使用传统古装剧用过的概念与风格,一定要是全新的概念。但《幻城》中出现的人鱼、独角兽、王子公主等等名词与概念,以及卡索、樱空释、梨落这些混杂着英文感、日文感和中式古典感的角色名字,都不是全新再创造,而是拿来与混搭,再加上美瞳、白发等等造型风格让雷感加倍,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只能是违和感冲破天际,让人难以接受。
粉碎性改编注水太多,剧情不抓人观众流失快
虽然《幻城》作为一部幻想小说本就改编难度极大,但制作方投资3.3亿请来还算不错的班底,必然是抱着克服困难创作精品的心,可结果却事与愿违。郭敬明的原著作品只是中长篇小说,要展开成60多集的电视剧只能以原著为骨,加入新鲜的血肉才能完成一部电视剧的剧本量。编剧大刀阔斧的加入了种族情怀、君臣情感、主仆情、亲子情……显然是希望能用多重情感来丰富故事,而这样看似复杂的多重情感,其实拆解开来就是我们熟悉的古装正剧、武侠剧、都市亲情剧、言情偶像剧等多种题材电视剧中典型性情节的掺杂使用,这些情节不仅没有和主线故事融入在一起,反而破坏了原本的故事,让《幻城》在情节上也沦为了四不像。
路人被违和感爆棚的画面吓跑,慕名而来的书粉看到这样被改的面目全非的情节失望透顶,几位人气主演的粉丝为了偶像前来支持,最后也只是看偶像的单人CUT表示支持—因为实在不想浪费时间在其他无聊的剧情上。《幻城》砸了大价钱在特效上,最后只有一只狮子值回投资。用一万字来分析《幻城》失败的原因,可能都逃不过最简单的3个字:不好看。观众也许会被有名的IP、高人气的演员、超强的班底等等因素吸引来看剧,但最终拉一个漫长战线且始终能留住观众的电视剧,必须具备角色有趣,情节抓人,质感优异的要素,因为这些才是一个电视剧的根本,毕竟月饼盒子再华丽,我们最终吃的还是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