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电影创作是李安命定的表达方式,他用电影来表达和不断突破自我,而这一点一滴的成长也是他对于生命的持续探索。他直言,这部电影就是一个成长的故事,这也是最让他心动的地方。李安一直说,哪个阶段会拍当下哪个心境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表达的是他怎样的心境呢?对此,李安则认为不好明讲了,“明讲就不好了。基本上对我的生活、工作、工作环境,跟我个人的处境都有一个反省,当然是跟我自己有关系才动情。虽然它表面的故事题材变化多样,可都是我用心在做,大家用心演出,这都是我们的倾诉,抒情、言志都有。”
虽然李安在公开场合总是保持着温和的状态,但据说狠劲都用在拍摄工作中。儿子李淳也在媒体的追问下“不小心”漏了口风,“毕竟我们演B班的都是一堆年轻男生,所以在现场还是爱玩的,所以偶尔有稍微骂过……”全场大笑。
电影创作:我62岁还在慢慢成长,但我对新的表达很心急
李安今年在上海电影节论坛提到中国电影应该“慢下来”的发言在网上的转发率非常高,慢一点成长的创作理念和新片是如何融合的呢?
李安:我从来没说过中国电影要慢下来。我的意思是,中国电影现在是处于一个荣景中,发展很快。在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就比较容易迷失,我希望这个荣景能够火热发展,多做一些扎根的工作,让它更健全。当然票房越火越好,没有人希望它冷下来。
这个本身也有一点矛盾,我62岁了还在慢慢地成长,对自己命运还在认识中,这个电影就是讲这些事情的,是在讲我自己一个成长的事情。其实我期待成长这件事情,我的成长是非常慢的。
另外对新的媒体、新的表达方式,这个我有一点心急,跟我的年龄也有一点关系,我已经62岁了,等不及了,我可能一步做了好几步,因为我自己也不年轻了,所以我很急切地把它呈现给观众。这几天的经验让我感觉非常安慰,我很兴奋,因为我这么快手快脚地拿出来,其实心里是非常不安的,不知道观众会怎么反应。
技术与故事:技术帮助意识流表达, 检讨人性和社会反差
电影作品除了艺术性的表达之外,还需要技术的支撑,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技术来支撑这样一个故事?
李安:这个故事讲的是感官上的差异。军人在打仗的时候,尤其这些年轻男孩第一次打仗,他的感官是全开的,非常敏感、尖锐,你把这样一个感官突然放到回到美国虚假的一场活动里面的时候,对他来讲是过度的刺激,所以有这样的反差。
如果不是想用这个新技术我不会想拍这部小说。因为这个小说都是内在的观察,一般的电影很不容易做到第一人称这样的视角,或者一个亲身体会,以感官为主、思绪性的电影,属于意识流这样的电影,回忆跟现场看到的一些反差,所以我觉得这个跟新的媒体不只是很好的结合,而是必需的。
我当然希望大家看到一些新的东西以后你根本没有注意,你就沉浸在那个故事里面最好。但我不用这个技术就没办法拍这个思绪性的故事。